一个男人在成为父亲之前,也是个孩子。

男孩子童年的印象里,应该没少挨过父亲的打骂。和邻居的小朋友打架,不管打赢还是打输了,回去都会挨顿揍;男孩们聚众把小区楼道的灯泡打碎了,于是到了晚上,整个楼道都充斥着男孩们鬼哭狼嚎的惨叫;和小伙伴出去玩耍,天黑了不回家,自然更是少不了父亲的一顿训斥和皮带伺候……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任何男孩回忆起来都是一部血泪史。

母亲节的时候我们和大家聊了聊自己与母亲的那些事,我们感受到了温情、崇拜和爱意满满。这次,我们找到了几位父亲,让他们说一说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故事,也想问问他们,孩子们调皮的时候,是不是打一顿就好了。

无论是作为父亲,还是作为一个艺术家,沈敬东都是成功的。事业上他有着自己独特的画风,作品广受好评;生活上,他有一双可爱优秀的儿女,这可能是每个父亲都想拥有的生活。

沈敬东的儿子啸啸今年刚满20岁,现在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学习工业设计,我们奇怪,为什么啸啸没有选择纯粹的艺术道路,而是选择了设计相关的专业。沈敬东笑了,他说:“我问过他,要不要当艺术家。但是他说不当,他觉得太难了,养不活自己。”

说起儿子的时候,沈敬东满脸骄傲:“儿子刚出生的时候8斤3两,我觉得很神奇很不可思议。他小小的五官和我特别像,有人说,这是动物的本能,让父子能够一眼相认。”这不禁让我想到他提起自己的儿子是个“小帅哥”的时候,是不是顺带在夸自己。但是他继续说到:“之后一天天的就变样了,直到后来越来越不像我了,开始像他妈妈了。”

女儿出生的时候,沈敬东第一时间并没有在女儿身边,这一直让他觉得非常遗憾。“有人说,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一点不错。每天晚上与女儿小米视频,都能找到一种初恋的感觉。”作为父亲的沈敬东其实在生活上也和普通的父亲差不多,和女儿视频的时候,他也会讲故事、听女儿弹钢琴、一起唱歌,有时候也会检查女儿的作业,鼓励她好好学习。

沈敬东说,小米有点调皮。但是不难看出他对小米的爱全都融入到了画里。

沈敬东笔下的女儿小米

沈敬东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印象中,他和姐弟三人从来没有挨过父亲的打骂。自己在成为艺术家之前也曾做过三年老师,并且学习过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对于孩子们的教育,沈敬东很有章法,从不打骂,不过这也归功于儿女们的乖巧懂事。“我一直希望我的家庭有个民主宽松的教育环境,而不是像现在这些家长一样给孩子们太多的压力。”沈敬东对孩子的信任以及鼓励,是值得现在的家长学习的。沈敬东从来没有要求孩子们一定要学习绘画,但是由于基因的强大,让儿子和女儿从小就具备这项天赋。“女儿总是问我什么时候教她画画,但是我不知道怎么教,怕教坏了。”其实对于儿子也是如此,“我并没有刻意去教他画画,因为我一直怀疑早期美术教育和为了考学而学习的绘画,会扼杀孩子们的天性。”

在教育方面,沈敬东认为,父亲在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上应当是一个人格塑造导师般的存在。尽管无法在各个方面给予孩子全面的陪伴,但至少能够在大方向上为孩子们保驾护航。尤其是对儿子啸啸的教育,他觉得儿子大了,必然会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这并不影响孩子对父亲的崇拜。说起这件事,沈敬东非常乐意和我们“炫耀”一下来自儿子的崇拜:“儿子大了就不愿意和你交流了,有时候还会批评你两句。但是关于艺术方面,他不懂的还是会问我。我去年送他去美国读书的时候,顺便看了许多美术馆,还给他讲解这些艺术作品,他很服气。”他随即又补充道:“2016年的时候,我带他去看我的个展,他的评价是:老爸还是很厉害。我就特别高兴和满足。”

对于艺术家来说,能够带着家人一起去看自己的展览,应该是一件特别自豪的事情。“我三年前在香港的个展,带上了我八十多岁的老父亲,他特别高兴,我也特别高兴。”沈敬东无论是作为孩子的父亲,还是作为父亲的儿子,他都希望能够让自己的艺术事业和家庭产生关联。

文俊在和我们解释儿子的名字的时候,特别提到:“中间的‘点’就是中文,不是外国人名字中间的那个符号‘·’,意思是‘小’土豆,简称土豆就可以了。”

“空白。”小土豆出生的那一刻,文俊的脑袋里一片空白,“不敢相信,觉得不可思议,自己成了一个小生命的父亲。”土豆出生那天,文俊看到他在婴儿房睡着后走出了医院,在门口抽了根烟压惊。他回想起来:“那天北京的夜空很美,有星星。”回到婴儿房内,看着熟睡的小土豆,他感觉到整个房间像一座教堂,“他的鼾声像唱诗班的歌声一样,我真的看到、听到了。”

土豆已经3岁半了,但是文俊坦言,自己到现在还在适应如何当父亲。“说实话,我觉得挺难的,我可能是一个大部分时间很温柔的父亲吧,成为他的朋友,也希望以后他在成长和选择时能听一听我给他的一些建议。”其实每个父母都是有着强烈的控制欲的,但是作为子女我们也能够理解这些控制欲中的爱意和关怀。但是文俊对于现在年仅3岁半的土豆,能够给予的空间是在他能够控制的范围内,这其实也不难理解。

文俊的工作经常在北欧地区出差,从他的着作中也不难发现他的足迹。文俊深知一个人的眼界来自于他走过的路、看过的书以及经历过的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一定会带他多出去走走的,毕竟多走走看看,才能够提高他的眼界。不过他现在太小了,好动、好奇又太鼗气。我出去工作的时候带着他,一定会让我‘崩溃’的!”

“崩溃的时候会想把小土豆揍一顿么?”文俊说:“我并不完全否定打骂式教育,对于土豆,我也会穿插打骂式教育的。与其让社会教育他,不如我先来给他些经验。”文俊坦言,自己小时候基本上轮不到他父亲动手,他的母亲就已经开始在他调皮的时候又打又骂了。所以对于自己的儿子,他“忧虑”地说:“看着他没被社会教训过的脸,我就很担心。”

尽管嘴上说着“崩溃”,但是文俊也计划了今年要带土豆去哥本哈根边工作边旅行一次,而且连“计划”都做好了。“我想在我出国工作的时候,他能做我的摄影助理,让我也能雇佣一次‘童工’!”

孩子们旺盛的好奇心和奇怪的脑洞是每个父母“甜蜜的负担”,采访中文俊给我们展示了一张可爱的漫画,说到:“下面的漫画,就是一次我早上陪他看一个《漫游太阳系》的探索纪录片时发生的情形。”

对于土豆未来的成长,文俊似乎更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有见识、勇敢有担当的人,当然,也希望他能够在残酷的社会里,美好地成长。

“2012年的时候,我48岁,刚刚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丁丁,他的出生带给我的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我真的无法形容。”蒋焕老师回想起丁丁出生时的情形,那种开心那种喜悦仿佛一直不曾消散。我记得有一次联系蒋焕老师参加活动的时候,他告诉我自己正在陪孩子,很抱歉无法出席。

那种当了爸爸的幸福感,应该只有爸爸才能够体会,再确切的语言、再富有文采的表达或许都不及这种感觉的十分之一。蒋焕说:“你会感觉到那是一个新的生命,是你缔造的生命。你看着你的生命在延续,你要像呵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去呵护他。”

但是无论如何呵护,孩子的鼗气也免不了让蒋焕“想揍他一顿”。幼年时的蒋焕鼗气时,免不了父亲的一顿暴打,以至于现在的蒋焕在对待丁丁的时候尽量克制自己“动手”的冲动。“我努力做到一个慈父的形象,当然啦,男孩子都是鼗气的。不过我还是努力克制自己不要发火,要像个朋友一样和他沟通交流。”或许丁丁现在并不能够理解父亲和自己交流的这些话到底具有什么意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他慢慢长大,总有一天他可以理解父亲的苦心。就像我们现在,也渐渐能够明白在我们年幼时,父亲对我们的关注和爱护,尽管表达的方式不尽如人意,但是当我们也渐渐为人父母时也就懂得了。

蒋焕的油画作品无论是在表达情感还是绘画语言都非常细腻,通过他的作品,我们能够感受到蒋焕内心丰富细腻的情感,也能够看到他对人性的思考并不单纯的只是思考,而是天赋使然。这一点在丁丁身上也颇有体现,三岁时的丁丁在一张纸上画了一个点,又画了很长的一根弧形的线,随即又画了一个点,然后又用一根曲折的线再次回到这个点上。蒋焕印象很深刻,因为他很奇怪。丁丁想表达什么,后来丁丁说:“第一个点是我们家,然后我们开车走很远很远到姥姥家,然后我们又去了其他地方,最后又回到家……”丁丁的表达让蒋焕很意外,“我发现孩子的思维很多时候是出乎大人们的想象的。”

“他未来想要去做什么,还是由他自己选择。我觉得一个人从小长到大,只要头脑中具备有创造力的思维,有独立的见解就可以了。”蒋焕对丁丁未来的期许看似简单却富有深意,如今很多成年人,尤其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以至于在未来的发展中失去了竞争力。

从年纪算上来,蒋焕和儿子的年龄差的确是不小;但是从心态上来说,蒋焕绝对可以和儿子称兄道弟,有时候丁丁会叫蒋焕“焕哥”。“和他相处的时间里,我发觉我又重新从童年活了一遍。尽管我工作很忙,但还是会抽出时间陪他上课、运动,出差回来也肯定要买个有意思的礼物送给他。”或许身为父亲,总觉得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够,但是蒋焕认为,父亲对孩子的陪伴并不止是在他身边,而是从精神品格方面给予他引导,培养他的爱心和独立性。

初看到史忆的双胞胎儿子的时候,感觉自己的内心都要融化了。混血宝宝特有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特别可爱,咿咿呀呀还不怎么会讲话。

史忆经营了一家花艺设计品牌店,看过他设计的花束,或张扬热烈,或含蓄内敛,可谓是各有千秋。有着这样一份美好又浪漫的工作,还有这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儿子,他的生活真是让人羡慕。

“刚出生的时候,我看着他们。哥哥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我当时在想,他们知不知道我就是爸爸。”史忆是个非常沉稳的男性,对于当时双胞胎宝宝的出生,表现得非常“淡定”。但是他对孩子们浓浓的爱意,都藏在了无言间。

其实我们有时候会非常好奇,长得如此相像的两个宝宝,作为父母该如何分辨。但是很多对双胞胎宝宝的父母都曾告诉我们,两个宝宝长相很微弱的区别,甚至把手臂、耳后等地方的黑痣的位置都可以熟记于心。双胞胎宝宝有趣的地方,并不在于他们的长相有多么的相似,而是他们迥异的性格,“他们性格差异很大,哥哥外向好动,性格随和;弟弟内向腼腆,又经常欺负哥哥。”史忆说。

尽管弟弟经常欺负哥哥,但是他还是会效仿哥哥的行为,史忆回忆起哥俩第一次叫爸爸的情形时,说到:“该学说话的时候,起初都不张口。结果哥哥某天大声喊出来很长一声‘爸’,弟弟就紧跟着也喊‘爸’。”

史忆经营的花艺设计品牌店,在我们看来幸福又梦幻。其实这份工作也是辛苦又操劳,对史忆来说值得庆幸的是,这份工作自由度较高,这让他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自从有了他们,都不想去外地出差了,尽一切可能缩减在外的时间。”史忆坦言,他希望孩子们能够继承花店,但是也并不阻碍他们长大以后追随自己的理想。

理想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史忆说:“我很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慈父,但是我估计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我也会越来越严厉,因为我妈说他们两个都比我小时候要鼗气的多。”对于父母在孩子教育的分工上,史忆认为,母亲注重细节,而父亲则更多把控大方向,“母亲是监管孩子,父亲则是去引导孩子,以后陪伴孩子运动和玩耍也会相对较多。”

“像变魔术一样,一个婴儿出现在面前,不可思议。但人的本能马上就让我热泪盈眶,一种保护欲和责任感油然而生。”若不是因为父亲节的选题找到田晓磊,或许我们并不知道他有一个三岁的女儿。田晓磊的朋友圈中很少分享自己的生活,尤其是不爱晒娃。但是不晒娃并不意味着他对女儿的陪伴少,从他的言语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女儿的成长有着很多的思考。

田晓磊的艺术作品前卫、大胆,当中不乏对人性和佛学的思考,对于自己创作的这些艺术作品,田晓磊并不介意让自己的女儿依依欣赏。“我的工作室和家是一体的,她经常在我的工作室玩耍,基本上都是见怪不怪的状态了。”在田晓磊看来,依依可能觉得爸爸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就是在做玩具。“我希望她能够欣赏我的作品,但是这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我觉得等她长大了之后,就和我现在做的这这些作品也有代沟了。”

对于依依未来的发展,田晓磊并不想太早去做引导。而且有趣的是,田晓磊说:“艺术天赋目前还谈不到,但是她对音乐非常敏感,歌曲听过一遍之后都能够哼唱出来,她现在最喜欢的就是二手玫瑰的歌。”二手玫瑰是中国内地摇滚乐队,歌曲风格非常有特点,将东北二人转和摇滚曲风嫁接在一起,形成了中国独有的艺术风格。

田晓磊又补充道:“我觉得她有一点和艺术家追求的状态是非常相似的,她对很多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喜欢模仿和乱嫁接名称。”孩子们终究还是最纯粹的,无论是热爱音乐还是热爱绘画艺术,对田晓磊来说,能够让依依多接触各种事物,保持旺盛的好奇心,才是他作为父亲最希望看到的。

说起依依爱模仿这件事情,田晓磊非常羡慕,“我最羡慕她总是会角色扮演,一会扮演幼儿园老师,一会扮演家长,一会扮演小猪佩奇。像是自己一个人出演了一部话剧,她还特别的投入。”依依在表演艺术上有着不错的表现力,但是田晓磊也为我们展示了几幅依依的绘画作品,风格狂野不羁,颇有田晓磊的影子。

依依步入三岁之后和爸爸相处的时间就越来越多了,田晓磊说:“母亲在2岁前和孩子的关系是一体的,其实算是体外发育状态,父亲最多算是辅助关系。但3岁后孩子的关系和父亲渐渐扎实起来了,更多的是游戏伙伴、惊喜制造者、假想崇拜者,所以现在她和我玩的时间越来越多了。”都说女孩在选择未来老公的时候,都会选择一个和自己的父亲很相似的人,所以,也不难理解依依把田晓磊当作假想崇拜者。当我们问起田晓磊,是否会在依依犯错的时候对她进行“暴力”教育,田晓磊说:“不会,我怕给她留下阴影。”接着他又说:“我小时候被打过,毕竟那是当时那个年代的一个主流教育方式。”对于那个年代的“暴力”教育方式,田晓磊并不否定,毕竟,棍棒教育的确也教育出了一批卓越的人才。

田晓磊女儿依依的画作

作为艺术家,田晓磊的工作时间安排相对还是自由的。依依从幼儿园回来之后,他也会在工作间隙陪她玩一会角色扮演之类的小游戏,晚上一家人也经常去散散步。田晓磊很珍惜在女儿幼年时能够陪伴她的时光,“其实我们都是此刻彼此的陪伴者,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一定是渐行渐远的。”女儿每长大一岁,就意味着她距离父母越远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