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VS美系VS欧系,防晒界扛把子是谁?

废话不多说,请上今天的主角们!

日系

都知道物理防晒容易泛白,化学防晒容易油光,可是孜孜不倦的日系工匠大师们,用捏寿司都能捏60年的精神,硬是在这两者之间摸索出一个微妙的平衡,物化双馨,肤感干滑不油腻,色泽正常,难度不亚于走钢丝。

我们总觉得这是因为亚洲人更理解亚洲人的需求,事实上亚洲之外的消费者同样抵抗不了这样的肤感。

为了达成这种微妙的平衡,摇摇乐是个既无奈又明智的选择,用前摇一摇的习惯,能让许多稳定性上的问题都迎刃而解:粘度低物理防晒颗粒沉降?不要紧摇摇就好了;乳化剂少了,油性的化学防晒有点絮凝?摇摇就好了……

资生堂的防晒在这个方向上是当之无愧的老大,代表作是旗下的两个明星,小金瓶和蓝胖子,使用后感觉似若无物,只有点若有若无的丝滑,像轻如空气的丝绸贴在脸上的感觉。实在是感官大师的作品

走钢丝毕竟有风险,大师偶尔也会翻船,2017年就发生过资生堂在自家产品里发现了防晒剂沉淀,一次性召回了几个产品。

对于咱们的日常防晒需求来说,日系产品无疑是个理想的选择,偶发性的风险并不需要太在意,毕竟日常使用最重要的是用起来顺心,看起来自然,后面再上彩妆也不冲突。这点上日系的碧柔,嘉娜宝也都做得相当不错。

美系

不好意思,美系防晒没有老大品牌,只有个霸气的太上皇FDA说了算。

美国的某美妆博主曾这样评价美国的防晒产品:“如果让乔治.奥威尔做化妆品广告,那么他会这样评价防晒霜:所有的防晒霜生来平等,但有些防晒霜比其他防晒霜更平等。”

“更平等”的美国防晒霜里,禁用的成分列表比准用的还要长,把有争议的二苯酮类砍掉也就罢了,连Tinosorb和麦色滤居然都没逃过太上皇的屠刀。

禁用的理由也比较奇特,除了少数是因为安全上的考虑,一个更普遍的理由是防晒剂疑似不够环保有可能对海洋生物的健康有不利的影响

这的确是个伟正的出发点,为了碧海蓝天,美丽珊瑚水母,用点肤感差的防晒又算得了什么呢,尤其是那些着名的珊瑚礁海域,原本就是浅海,游客扎栈下水,还真的发生过美丽的珊瑚大面积褪色的生态灾难。

然而毕竟人们大多数时间还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地球有70%的面积被海洋覆盖,日常使用防晒霜会对海洋整体造成多大的影响还很难说,真正的海洋杀手是那些会噎死水生动物,又万年不降解的塑料袋和塑料微珠,连生活在深海的抹香鲸,肚子里都被发现了塑料袋,所以说禁用塑料微珠,回收塑料包装,是真正势在必行的保护海洋措施。

有点扯远了,其实美国人自己也常常抱怨防晒产品难用的要死,美国皮肤医生和美妆博主都时常吐槽本国的防晒产品,推荐美国人买进口的防晒,抱怨FDA太上皇的标准太变态,搞得一个防晒需求极其旺盛的国家(喜欢晒,而且大部分人群容易患色素瘤),只能用上几十年前的防晒技术

所谓的“美系防晒”,其实并没有什么讨论的价值,因为美系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技术,只是在有限的几种准用原料里,尽量搭配出防晒指数达标的产品,至于使用体验和肤感么,那就只有随缘了

连阿伏苯宗这样的一身漏洞的老技术,都被美国的美妆网红捧出了新境界,实在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一群上了年纪的老将在死撑着,防晒指数是必须扛起的,这点倒是大可放心,在美国不存在“特殊用途化妆品”,防晒霜按照药品标准管控,想虚报防晒指数?

FDA:哼哼,疑朕手中之刃不利乎?

出于环保的需求,一些着名的潜水胜地,例如帕劳和美属的关岛,纷纷出台了对防晒产品使用的限制,一些成分不合规的外来防晒霜会在海关被拒之门外,如果你正好带的是“美系”防晒,那么恭喜你,终于可以体会到它的优越性了:环保靠谱,指数过硬,肤感随缘。

注:此处“美系”特指在美国注册生产的产品,成分遵从美国规定,若是美国品牌但生产销售在别国,则不在此列。

欧系

比起习惯将一款产品细细打磨,专注走钢丝的日系工匠大师们,欧系的科学家们更愿意探索新技术。(美系:你们聊,我先走了。)

开创新型防晒剂的几大原料巨头:德国BASF荷兰DSM英国Croda,几乎垄断了全球物化防晒剂的新型专利,每年都在将新型的防晒剂推给欧系品牌的科学家们。

硬选出理肤泉为代表,除了偏心之外,也是因为其背后的欧莱雅集团除了应用上游的技术之外,同时也开发属于自身的原料技术,这点在化妆品品牌公司还是比较另类的。

理肤泉最着名的大哥大防晒:Anthelios XL,之所以名字叫XL,并非说明它是加大号的,而是因为它率先应用了专属防晒剂麦色滤系列的Mexoryl XL

I 理肤泉大哥大 I

同理,同系列的Anthelios SX里,则含有水溶性的Mexoryl SX。

I 理肤泉Anthelios SX I

麦色滤的两个型号都相当稳定,不容易被破坏,所以在稳定性上首先占了优势,虽然是化学防晒但避免了光敏性。在吸收紫外线方面,SX的吸收波长是290-400纳米,峰值345纳米,主要覆盖了UVA部分;XL的吸收波长更有意思,峰值有两个,一个303纳米,在UVB区间,另一个344纳米,在UVA区间。自身稳定不说,这俩还有能力安抚暴躁易光敏的阿伏苯宗

当然了,多年后,同一集团的姐妹品牌将Mexoryl家的哥俩,连同欧家抗老的大杀器玻色因同时收入一款高端防晒之内,这就是兰蔻菁纯的金防晒。这都是后话了。

I 兰蔻菁纯防晒 I

相对宽松的研发环境,遍地的知名原料商,旺盛的防晒需求,成就了欧系防晒引领创新的地位。

防晒在欧洲属于特殊用途的化妆品,受特别监管,对于防晒指数的监督很严,基本上实际防晒能力只会高出标注值,不会偏低,这点上可以放心。需要注意的是搓泥现象,因为欧洲人几乎个个是搓泥免疫体质,所以早期他们对于咱们在脸上“搓面条”的现象叹为观止,百思不得其解。如今随着各个欧系大厂在中国的研发实力加强,“搓泥宝”的现象也越来越少了

总结看这里

这场防晒领域的“三国杀”里,各个配方体系各有各自的特色,即便是不怎么有竞争力的美系防晒,在特定的环境也有不可取代的优势。

⊕ 肤感最佳,最适合日常使用的,非日系莫属;

⊕ 长时间浪在户外,需要靠谱过硬的防晒,用欧系时不时会有惊喜;

⊕ 倘若是假期/蜜月浪上了海岛,那么为了美丽的珊瑚和寄居蟹们,也请大家考虑一下平时看起来一无是处的美系防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