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的VIP商务座、一等座、二等座有什么区别?
| 微信第一风尚自媒体 |
范主说:看钱多钱少咯((٩(//̀Д/́/)۶))/
(文|红的侧面,授权商务范发布)
首先,高铁设置不同级别的座椅无可厚非,就好像有人可以接受20万买一辆车,有人可以接受200万买一辆车一样,是面对不同需求的人群来设置的。
1.高铁的VIP商务座
VIP座椅可实现由坐姿到半躺、平躺状态的一键转换功能,也可无级调节,也可在断电情况下实现手动复位;坐姿时可使用茶桌;座椅的任意姿态均可使用阅读灯及影视系统;设呼唤按钮;座椅在列车调向时可实现180°旋转。
同时,购买VIP座椅的乘客可以获得被子,一次性耳机,拖鞋等用具。车厢内基本没有嘈杂的外界干扰,在乘坐高铁时可以修需或选择继续办公。左右扶手内有电视和桌板,靠背处有阅读灯,座椅可放下成为卧铺。
同时,乘务员对于VIP客人的服务也会更周到,另外,还有专门赠送的零食等,这个是两端的观光区。
这个是商务车厢的一头,有专门的微波炉等,旁边有专门的卫生间。
我们来看看VIP的价格,一等,二等的价格:这是最新的北京南到上海虹桥的票价,VIP打完折后是1398,二等是553。
有人要说了,1400左右的价格也太特么坑爹了啊,二等我坐着都心疼啊。没错,VIP1400的价格我也嫌贵,但是,这类座椅本来就不是卖给我们这些人的。
对于大部分旅客来说,坐火车只是为了从一个目的地到达另一个目的地,也就是说,哪怕可以给我价格便宜一些,我站着都乐意。
但有些人士不是,试举一例,一个有千万家产的老板,乘坐高铁从北京去上海谈一个大的合作项目。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只能在路途上稍作喘气,并且还要复习客户资料进行谈判的梳理。
这时候,你认为他会买VIP,一等,还是二等?我觉得即使来个站票就五块钱到上海,他也不会买的。
商务车厢的意义是充分休息,可以休息好了下车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如大企业高层外派公干出差休息不佳,公司损失的不是一点票钱。
明白了么?对于年收入很高的人群,或是家境不错的二代等等,1400不过就是一天的零花钱罢了。
再作个比方,一个重病的老人在家属护送下去大城市的医院做手术,需要安静和舒适的路途环境防止病情恶化,他的子女应该为老人买什么级别座椅?
归根结底的一句话,就是需求问题。沙漠里救命的一瓶水,卖多少钱算多?偶尔我还会见到有三急的人没有手纸快被急哭了的表情。
对于常年在外地打工的一些底层民众,可能绿皮车才是心里可以承受的价格。(每开一辆国家就要亏损点钱,虽然环境差了点,但便宜度堪比北京地铁)
下面这个是商务舱的车厢分布,座椅不多,放下了也很宽敞,
这个是包间,也是专门为旅途中谈生意或者需要私密空间的一家子准备的,只有380A型车上才会有少量几个。
2.一等座&二等座
接下来是一等座椅和二等座椅,如果你坐过了就知道,一等的舒适性和二等还是很有区别的,比起那些国外所谓的大牌衣包,在这上面你多花的钱真心不冤。
买不到二等座又急着出门的时候,某些人也会咬牙买一等座什么的,如果都是二等,可能着急出门的人想花钱都去不了目的地了,这也是座椅设置的一个缘由。
大家看出区别来了么?
为什么要设置一等座,等你年收入10W以上,就基本不在乎偶尔一等和二等座的差价了。等你年收入几百万千万的时候,特等座你也会坐腻了。
当然,毕竟是金字塔上端的少部分人。所以高铁长编组16节动车组中,一般只有3节1等,1节VIP。
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现在偶尔愿意舍得坐一等座,但是VIP还是万万坐不起。随大家一同泪奔共勉~
发个驾驶室的福利吧。(P.S我不是司机)
毕竟坐一等的人数毕竟有限,为了合理布局中短途客流,新一代动车组已经做了调整,8节编组统型车减少了商务座椅的数量,增加了2等座位,长编的380BL、AL比例会越来越少。
有很多人私信铁路体制内的工作问题,我只想说:一入铁路深似海,从此假期是路人。
最后补发几张大多数人没见过的,
3.题外话
貌似许多人都关心到了10w坐一等座的问题(于是我觉得有必要补充一点啰嗦的话),我就是打个比方get点跑偏真的好么。
其实举例的10w年收入,说的是偶尔乘坐,是需要买一等时,就会买一等的收入水平,不是有二等座时强行越过二等买一等座。
年收入百万的人可能自费出差时,愿意住如家汉庭这一级别的酒店,但是如果被迫住5星级时也可以大方的住进upscale,
实力更强的也可以选择upper upscale级别,这就是收入的资本,买一等商务VIP对应的就是这样,说的很浅显了。
假设是年收入5w人呢?
恐怕没人会在找不到budget级时会去想住酒店隔壁的五星,而是多半会赶往下一个经济型酒店(我知道说到这又有一批人要黑我了,求轻黑)。
细心的人会发现繁忙的线路商务座也常常客满,一等座更是一座难求,有些人士追求生活的品质无可厚非。
(本文经授权商务范发布|来源:知乎:红的侧面)
『 圈子 』
只谈风月,不谈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