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奇 | 残酷的“看脸”世界:有些动物丑着丑着就灭绝了
“
每个月大约会有10000个人在谷歌上搜索“我丑吗?”
残酷的现实是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
研究发现,
长相“丑陋”的动物很难吸引到科研资金,
它们更濒临灭绝。
”
长得丑的蔬菜也卖不出去,现在农民们种出的五分之一的果蔬会被商店拒收。不为什么,就是因为长得丑。
网站Imperfect Produce专卖“丑”的果蔬,因为这样可以便宜30%-50%。
现在,连以严谨著称的科学研究竟然也还是“看脸”——被人们拯救的通常都是可爱或者迷人的动物,在澳大利亚,长得寒碜点的动物获得的科学关注远少于它们那些迷人的同伴们。
发布于《哺乳动物评论》上的一项研究称,对有吸引力的动物的偏爱,意味着那些“丑陋”的动物很少获得严谨的科学研究,尽管它们占澳大利亚本土动物的45%。
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的野生动物学家崔西•弗莱明说,一旦将哺乳动物划分为“好”(如袋鼠、针鼹和考拉)、“坏”(外来物种,如猫和兔子)或“丑”(本土的蝙蝠或啮齿动物),最后一组就很少会被提及。“如果澳大利亚人知道本土有多少种蝙蝠和鼠类,他们可能会大吃一惊。然而我们对它们知之甚少,甚至会完全忽略他们,不过大家都知道考拉和袋鼠长什么样。”
憨态可掬的考拉
长相奇特的袋鼠
被归为“丑”的蝙蝠
研究人员不愿研究这些不熟悉的物种,一方面可能是获得的资金援助较少,另一方面可能是害怕得出的论文过于“狭隘或吸引的兴趣有限”,因而不能出版。
该研究的合作者、科廷大学教授比尔•贝特曼也呼吁增加对鲜为人知的哺乳动物的研究资金,“自从欧洲移民(到澳大利亚),约20种哺乳动物绝迹,还有另外20多种珍稀动物濒临灭绝。如果有更多的动物灭绝,而我们压根儿就不知道它们,那将是一场悲剧。”
其实,保护野生动物的最大困境就是资源不足,如果让资金像撒盐一样均匀地分给每一个物种,那可能什么都做不了。于是,生物们就被分成了三六九等,其中,伞护种和旗舰种就是人类认为最值得保护的。
伞护种,顾名思义,只要保护了它,就能连带保护很多别的物种。也许它们本身并没有很高的生态学地位,但它们所需要的生存环境能覆盖很多其他物种,这很符合人类的经济学。
旗舰种,就跟4S店的美女车模一个道理,它只有一条基本原则:长得好看,能唤起人们的保护欲。比如,萌起来天下无敌的大熊猫,加上自身的珍稀性,简直就是最完美的旗舰物种。
《中国自然观察2014》报告
美国动物学家乔治·夏勒(George Schaller)认为,只要这些资源有助于吸引人们的注意力,那么这些资源就不算是过多的。
譬如他现在进行的雪豹的工作,“雪豹既是一种美丽的大猫,又是它所在的群山和环境的象征。如果你保护了雪豹,也保护了它的猎物——比如喜马拉雅麝和岩羊,与此同时也就意味着你保护了整片森林。如果你开展一个保护兔子的项目,没人会注意你的;但是雪豹的话就会有。人们认为雪豹很美丽,有来自内心的感情牵挂,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只有人们真心对它有感觉的时候,科学才能派上用场。”
1971年,夏勒拍到了有史以来第一张雪豹的照片。图片来源/National Geographic
其实,地球历史上99.9%的物种都已经灭绝了,我们的地球“崩盘”过很多次,比如,发生在大约2.5亿年前的P/T灭绝事件,杀死了大约96%的海洋物种。但是1000万年后,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就超过了灭绝之前。
所以,地球其实比我们想的坚强,真正脆弱的是人类自己,因为是我们难以承受几十厘米的海平面上升、难以招架剧烈的生态变化、难以面对一个无聊单一的世界。对生物的破坏并不像刹车,当其数量或生存环境锐减到一定数量,那就刹都刹不住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归根结底是保护我们自己。
有点儿教养的人都该知道:“美丑”绝不应该是唯一价值标准。
编辑/钱杨 文/严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