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体自拍:艺术很复杂,身体却很诚实
是的,艺术家们正用他们的身体征服世界。尽管全裸摄影的行为艺术在世界各地遭受到了驱逐、逮捕等各式阻挠,但前卫大胆的先锋艺术家们依旧留下了一幅幅惊世骇俗的光影纪念。他们告诉人们,“你的身体,远比你想象地更会说话。”
阿诺·拉菲尔·闵奇恩:九秒钟的世界
阿诺·拉菲尔·闵奇恩(Arno Rafeal Minkkinen)是芬兰裔美国摄影师。从1971年9月2日,在纽约的米勒顿郊区,他开始了人体自拍创作,相机的自拍用快门线,通常都是设为9秒,而他用这9秒的时间融入到万千世界中去。35年间,他周游世界各国,用镜头捕捉身体与大自然基本元素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展现着一个男人关于文明与自然世界最初的信奉。
走入森林,脱光衣服,贴近心灵的世界
达尔斯尼巴山,盖朗厄尔峡湾,挪威,2006
一个人的自拍,更是精神上的冒险家,探索身体的无限可能性,1989
阿西卡拉,芬兰,1992
只有你想不到的弯曲,没有做不到的姿势
戈佐岛,马耳他,2002
阿诺和密友Selva在地中海的悬崖边,伸展双臂相互连接
希望,曼恩河,2018
即将枯死的树上是个垂死的男人
米魯金:在废弃的城市裸奔
30岁的米魯金(Miru Kim)是一位韩裔美籍的摄影师。原本念医学院的她在一次解剖猪的过程中,发现与人类身体极为相似,对此产生兴趣转读艺术硕士,开始研究各类动物并制作图像。2011年他在纽约举“The Pig That Therefore I Am”自拍摄影展,全裸体躺入猪圈里,探索人类与动物之间相似之处,并借此批判人类的自我优越感。
The Pig That Therefore I Am (有猪故我在)系列作品1
The Pig That Therefore I Am (有猪故我在)系列作品2
在名为《裸体城市的忧郁》(Naked City)作品中,她全身裸体闯入被人们遗忘的城市废墟: 包括古老废弃的火车站、隧道、下水道、墓穴、工厂、医院甚至是停尸间,构造出一种荒凉、孤寂、被遗弃的美感,重新赋予曾经热闹的废弃建物生命力。
Ossuary教堂 地下公墓 巴黎
曼哈顿大桥 纽约(一丝不挂的躲避直升机的追逐)
自由隧道 纽约(被警卫在地铁隧道追跑)
Tarlabasi 伊斯坦布尔(保守的伊斯兰教国家,让她差一点遭到逮捕)
Lina Scheynius:用身体来表达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1981年出生于瑞典的摄影师Lina Scheynius是Flickr上的红人。自学成才的她在伦敦工作,定期给《Vogue》、《Dazed and Confused》和《Oyster》这些杂志拍照,尽管有着一幅硬朗的德国女人的脸,却独有女性的细腻柔和,用诗意的光影记录着生活中的点滴瞬间,传递着爱和性猛烈又真实的味道。当然,让她成为网红最关键的一步,是那些细腻又灵动的自拍裸照,身体成为一切情绪表达的工具,她的母亲这样回答:“谁没有一丝不挂的时候啊!”
Viciss:不一样的男子气概
艺术家 Varian Viciss 过去曾经有一段非常低潮的黑暗时期,在几年前,他开始尝试着拍摄自己的裸体,希望透过照片去观察「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模样,为原本都以自我角度看待的自己提供一个全新的视野。在发现过去艺术中男性裸体一味健美的刻板印象后,他希望用自拍呈现出不一样的男性形象,有脆弱,有自卑,还有中性或女性化。“裸体仍然是人性最有力的象征,裸体代表着没有防备、开放、脆弱,同时也体现了自信、坦诚和自我尊重。”
在地铁上蜷成婴儿姿势
你看到的我并不是我所看到的自己
“现在许多男人都没有安全感,不知道怎么样才算是男人,我希望超越固定的性别,来探索更流态的性别认同、性取向和自我。”
区志航:我的裸体俯卧撑,是要有社会层面的效用
年关将近,区志航即将出版《俯卧撑2016年度盘点》,为这一年里国家发生的大事件进行年度盘点,这是他做俯卧撑盘点第六个年头了。从2010年开始,区志航去到每一个社会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地,进行标志性“俯卧撑”裸体自拍。如今它的形象几乎和中国社会尤其是公共事件越来越密不可分。与前面所说的裸体自拍不同,区志航认为自己的俯卧撑系列是一个个体符号,不仅仅是裸体摄影,而是将个人的身体感受上升到社会层面的意义影响,是身体和整个社会的感受与互动。“我们不是关注拍了什么,怎么拍的,而是我为什么要拍,达到什么样的效应,最终能否对这个社会产生正面的促进和影响。”
《那一刻》2018年8月12日 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件 作品1号
身体分个人体验价值和社会价值,俯卧撑对摄影师也许有个人体验价值,而最终是要引发人们对这些社会问题的关注,激发身体的社会价值。
《那一刻》2018年8月12日晚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作品3号
让自己的身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发生关系,以裸体艺术的形式关怀社会,这在全球都是没有的。
《那一刻》2018年8月12日晚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作品4号
一个人真正的解放是从解放自己的身体开始,除了满足自拍,通过身体关注这个社会值得关注的问题。希望更多的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身体引起大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把身体自我体现的价值转换成为社会价值。
《那一刻》 2018年9月16日 证监会系列腐败案
米魯金(Miru Kim)去地铁隧道、街头也有希望人们关注城市角落的意味,但她的人体摄影和行为艺术和俯卧撑不一样,她有各种姿势展现女性的美丽,而我的俯卧撑是固定的特有含义,在社会公共矛盾事件中出现,在作品诉求上有本质上的区别。
裸而不露的“俯卧撑”在社会矛盾事件爆发点中,具有含蓄的推动力。
《那一刻》2018年11月29空气重污染下的北京 作品1号(当天北京首次启动新规后橙色预警)
好不好看不是关键,裸与不裸才是区别,人体摄影,身材并不重要。引发思考的作品永远比吸引人眼球的作品要高级。
《那一刻》2018年11月9日 首都机场南航急救门事件
随着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的解放,裸体自拍似乎有望从行为艺术的高空逐步落入平底。区志航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尝试裸体自拍,去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不过,就在2018年6月,艺术家麦洛·莫蕾(Milo Moire)带着她的裸体艺术表演亮相巴塞尔却遭到了驱逐,互联网各种炒作渲染夸张打着“裸体”旗号的新闻画面也是让人对艺术、色情分不清楚。
虽然至今在全球都颇受争议,不过正如殷双喜所说,裸有什么形式,裸的意义在于什么,如何去用这个裸,这真的是有一种品位的和品格的高下之分。行为艺术‘裸不裸’是一种语言问题,用裸体更多的是身体的体验,借此表达一种态度和观念,而不是为了哗众取宠。
编辑/杜强 文/夏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