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品普洱、搓佛珠、穿戴设备之后,

养盆栽成为了“壕”的新宠。

在这期综艺中,节目组为日本超人气偶像松本润举办了一个高价盆栽即售会。起初画风还是很正常的:

像这样一棵树龄15年的五叶松,售价仅为2500日元(约150人民币,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个人民币换算日元的估算小窍门,去掉一个零,再折半。)馆长给出的理由是,这玩意儿大批量生产,无法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故价格低廉。

第二个拍卖品是一棵雅致秀美的富士樱,树龄为50年,售价为20万日元。

从这里开始,画面就逐渐渲染上了一层土豪金。这样一棵树龄150年的赤松,售价为150万日元。

其中白色的枯死的部分叫做“舍利枝”。与园艺审美中的花美叶盛不同,对于盆栽而言,其生命就是其价值所在,是一种基于生命之尊严的审美哲学。所以,枯死的部分反而是一种魅(增)力(值)。

下一棵为树龄200年的花梨,待到秋日,会结出黄色的小果儿,可入药可酿酒。壮实的树干,优美的姿态,被馆长赞誉为“拥有盆栽该有的所有魅力”。价格?1500万日元。这要放在日本的泡沫经济时期,3000万妥妥的。

在场的日本艺人听到这个价格完全惊呆了。主持人不禁疑问:这么贵的盆栽到底是谁会买啊?

馆长特别耿直地回答:“当然是壕买啊。”

馆长继续爆料:“前段时间中国阿里巴巴公司的马云,坐着私人直升机来买了盆1000万日元的盆栽。现在市场基本都在中国,因为日本人没什么钱,没人买。”

最后压轴的是一棵千年真柏,售价竟然高达1亿日元。

这棵盆栽原本是几位日本政治家的私有物:吉田茂、岸信介、佐藤荣作。因历经千年沧桑,真柏的一半已化为舍利,但行话叫“剥树皮,削枝肉,显风骨”——枯死与生机共存。

不过,最后松本润还是选择了20万日元的富士樱。

其实,盆景始于我国东晋,在唐朝时由遣唐使传播到日本,被称作“盆栽”(Bonsai),并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的日本盆栽艺术。

由于日本是个岛国,自然灾害频繁,日本人常有生命无常和宿命感。叶渭渠在《日本文明》一书中谈到日本的审美观:日本的审美更趋向禅的空寂与枯淡。禅的精神对日本艺术影响巨大,在绘画上表现为留白,在诗文上表现为余情,在庭园中表现为空相,在盆栽上表现为舍利。具体而言,其审美观上有“物哀”、“闲寂”、“枯高”、“余情”、“素淡”、“野趣”等诸多特征,这些特征我国也有,但日本人将它们推向极致,并在盆栽中表现出来。

在日本,人们称盆栽专业人员为“盆栽作家”,大师级的称为“巨匠”。要成为盆栽专业人员必须通过数年的学习和严格的考核。

位于日本琦玉的大宫盆栽村是日本首屈一指的盆栽乡。始建于1923年东京大地震以后,当年,许多盆栽园受灾后被集体迁往这里,继而形成一个村落。经过90多年的发展,这里已成为了世界盆栽胜地。

九霞园 村田勇

清香园 山田登美男

芙蓉园 竹山浩 图片来源/Omiya Bonsai

日本盆栽艺术发展到今天,甚至出现了空气盆栽(Air Bonsai)——几个日本艺术家突发奇想,用磁悬浮技术将盆栽悬于空中,进行360度展示,创造出一颗颗如独立星球般的空中盆栽世界。拥有上千年历史、充满幽玄氛围的盆栽艺术,得以用全新的方式被世人再度观赏。

无论是之前风生水起的兰花,还是藏獒、普洱、手串儿,壕们大概都期待用除了钱之外的东西,装点一下自己的尊贵、儒雅、有文化。安安静静待了上千年的盆栽们,大概能在新时代摇身一变为投资新贵,社交新宠,彰显身份地位的新型奢侈品。

编辑/qy 文/严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