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第一风尚自媒体 |

范主说:吃货国有没有可能,让米其林颤抖?

最近范主看到米其林官网po出一条新闻:在试水港澳之后,米其林终于要出大陆的第一本米其林指南啦!首站选择了魔都,到底哪些餐厅会上榜呢,想想都有点期待。

作为一枚吃货,你有没有感到一丝丝的温暖?范主今天就带你看看米其林的故事。

一、做轮胎的兄弟,怎么就做起吃货们的美食指南了?

1889年,安德烈·米其林和爱德华·米其林两兄弟,为了挽救濒临破产的家族企业(期初就是生产农机配件、橡胶管配件的小工厂),回家乡创立了米其林轮胎公司。

两位兄弟为了卖轮胎,想出了很多不同寻常的点子。

比如说1989年,设计出的米其林轮胎先生的形象:一个面带微笑, 一身轮胎的轮胎人。

米其林两兄弟,深信汽车行业将会是未来的大产业,开着汽车旅行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1900年,全法国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大约有3000辆。在巴黎世博会期间,两兄弟专门创办了一本,关于路线指引的免费书籍。

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免费商业杂志:里面除了有轮胎广告,还有城市地图、加油站信息、酒店宾馆方面的路线指南。

第一版米其林指南印刷了35000本。主要放在汽车维修厂和轮胎经销商店内免费发放。

1920年,据说安德烈·米其林先生去拜访经销商的时候,发现他们出版的免费米其林指南,竟然被经销商拿来垫桌脚!!

“人们只尊重他们需要花钱买来的 ”。

此后米其林指南放弃内页广告。开始加入餐厅信息,有巴黎酒店的名字和地址,同时设置了专门的评定标准。

1922年,第一本精细有质量的,付费米其林指南上线。

二、米其林指南为什么这么经典?

说到米其林指南,人们或多或少听说过,知道他是吃饭选择餐厅的推荐帮手。那为什么米其林指南那么经典呢?

范主看到原因在于,它较早的设定了独特的评定制度:原料质量、处理食物的技艺和口味的融合、厨艺的创新、物有所值,和烹饪水准是否始终如一。

评选上米其林指南的餐厅有三个星级标准。

米其林从2008年进入港澳,迄今为止港澳的米其林三星餐厅有7家。其中粤菜(中餐)的三星只有两家:龙景轩和8餐厅。其他则是法国、意大利和日本菜色的餐厅。

除了星级评价,米其林指南里还有叉匙的标志。主要代表酒店的用餐环境和服务。

米其林有一种全职员工,叫做“美食侦探”。他们大多数毕业于酒店管理方便的学院。有专业敏锐的味蕾。

一名美食侦探平均每年旅行三万公里,在不同餐厅用餐月250次,入住超过160间酒店。

范主听着这个工作很舒坦的样纸~~然而也担心会长胖

美食侦探遵守着米其林的5项评价标准:像普通食客一样匿名造访。评价独立客观。精挑细选。每年更新。标准一致。

不过美食侦探是不会像图上这位拿着小本本记东西的。要装作普通食客的样纸才对。

三、米其林来中国,水土到底服不服?

最近几年,范主发现,米其林指南在欧洲影响力有所下降。他们开始开拓新市场,比如说美国&日本;为准备来大陆,试水了香港、澳门。

欧洲很多顶级大厨,从十几岁就开始辛苦的做厨师。在厨房从年少到成名,米其林的星星,就是他们的无上荣耀。

2003年,因为担心自己餐厅从三星降二星,52岁的法国著名大厨伯纳德·卢瓦索,饮弹自尽。他就是后来动画电影《料理鼠王》中的厨神伯纳德·卢瓦索的原型。

伯纳德·卢瓦索曾对他的同行大厨说过:“如果我被降星了,我就一死了之。”

同样有降星故事的,也有美国曼哈顿的丹尼尔餐厅。

当大厨丹尼尔·布鲁(Daniel Boulud)的餐厅从三星降到二星的时候,美国烹饪界都震惊了!

厨师丹尼尔和自己的员工因为这件事,难过哭了一整天。

但在后来,丹尼尔接受《名利场》采访的时候说:“我并不是为了米其林星级而去做厨师。我是因为热爱烹饪。”

相比之下,有些大厨就没有很看重米其林指南。毕竟除了米其林,世界上还有很多评价指南的:

全球50佳餐厅;为法国骄傲而战的La Liste;北美地区类似大众点评和专业点评结合的Zagat;全球旅行爱好者最长用的TripAdvisor;以及日本人人都是食神的tabelog……

米其林在香港推荐的食肆里,还有不少非常平价的美食,被称作全球最便宜的米其林星级美食。

但是万万没想到,米其林成了很多平民食肆的“死亡之吻”。

不少被评星的店铺,被房东疯狂加租120% 。有些食肆被迫转入商场。有的只能闭店,留下其它分店。

范主在网上看到网友神评论:“作为大天朝吃货国,完全没有嗷嗷待哺坐等米其林好咩?”

也是。。。

(商务范出品,资料/图片来自Google、guide.michelin.sg|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微信公众号『商务范』,微信号:bfaner)

『 新浪微博@商务范范主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邮箱bfaner@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