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们在接近以往人们认为本该退休的年龄,事业反而加速上升。这是为什么?因为她们摆脱了带孩子的烦恼,可以把精力集中在工作上。

编辑/吴佩霜

撰文/侯虹斌

设计/丁振颖

五十岁女人,让你想到什么?快要退休的、更年期的老女人?还是像《纸牌屋》和《傲骨贤妻》中那些腕底翻风云的女强人?可能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前者吧。不过,《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一篇文章《安心爬坡,据说50岁才是女性的“事业黄金期”》,里面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人到中年,女士们的职业生涯才开始。美国一位在多个公司担任过重要职务的女高管巴蓓特·佩特说:“50岁的这十年,是目前为止我职业生涯最激动人心的阶段;在奔向60岁的时候,我发现我的选择只会变得更好。”

美国总统竞选人希拉里是后半场发力的典型

不是没有道理,“传统”的职业路径,其实是从男性视角来看的;因为三十岁男性往往是大多数公司重点培养的目标;等他们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如果还没有突出的表现,不仅公司会对其失望、减少其机会,他们也往往心生倦怠,更愿意把精力投放到打高尔夫球和参加各种会所当中,弥补自己的失落。而女性恰恰相反,三十岁之后不得不放更多的精力在照顾孩子身上,对职业的参与度降低;但等到孩子上学或独立了,空巢、已有的声望、付清贷款的房产……让她们轻松上阵。

这看起来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在中国,女性整天都忙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要出得了厅堂,入得了厨房;出门是贵妇,厨房是主妇,上床是荡妇。既要有现代女性的干练泼辣,能赚钱,有事业;又要有传统女性的温柔贤惠,能照顾一家老小的饮食起居;更要有性魅力,打扮入时,知情识趣……如此繁重的人生任务,再加上这个社会的种种性别歧视;最后,为了“照顾家庭”,大多数女性不得不从事那种稳定的、收入低的、发展前途差的、可替代性强的工作。所以,把中年女性视为没有事业动力、丧失人生目标的一个族群,这种偏见,也是有“群众基础”的。

著名人权律师阿玛尔(左)

不过,这种看法现在被打脸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挑战了这种成见。比如美国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研究部门在研究了一万份经济报告结果后发现,职场妈妈比没有孩子的职场女性创造更多的价值,尤其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美国克拉克大学和北卡罗莱那大学格林斯伯勒的创新领导力研究中心发现,拥有子女的经理人有更好的管理能力。这些都说明,有孩子的妈像个宝,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因为,压力越大动力越大,这些女性的人生就像执行多任务的电脑一样,效率更高,激励机制更能起作用。

难怪有人说“女人是比男人更高等的动物”,即便在这种比男性压力大、被普遍歧视的情况下,“全能型选手”的女性亦相当不少。这也就是这个话题的来由:“中国男人为什么配不上中国女人”。原因是,中国男人的精神面貌和整个状态都与中国女人不匹配;男性的空间比女性的要优容得太多,占尽了好处;所以,他们的斗志和动力都远不及女人,也就慢慢地养出了膘。只是,如果这些女性无须把人生的精力放在与社会的不公对抗上,让男性更多地参与养育与家庭杂务的处理,让女性与男性有同等的工作机会,那么,她们能做出的成就,是不是会大很多很多?

想看更多精彩内容,登录APP STORE搜索【嘉人】下载最新一期嘉人iPad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