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曾经记得一个小说的情节,就是一个人跑到高原上去修炼,然后自己带了一箱子书上去。结果高原的夜晚很冷,他只能够把自己带的书烧掉去取暖。当他把书扔进火堆的时候,他的心情非常的绝望。当我从浦东机场飞往乌鲁木齐的时候,这个情节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无论是靠近乌鲁木齐河源头的一号冰川,还是塔里木盆地北侧的轮台县胡杨林,或者是巴音布鲁克雪山环抱的草原,苍茫浑厚的景色总会让我与精致的都市街景去做对比。飞跃三千公里的距离,我在背包里面放了一本上海博物馆编撰的《于阗六篇》,虽然这次并不会抵达于阗,但是作为一个丝绸之路王国最难得的保留了大量的壁画以及雕像,都会让我一窥多元的文化色彩。

抵达乌鲁木齐的感觉是晃眼的太阳和朵朵的白云就这样一览无遗的照耀在干燥的土地上,尘土飞扬中我们进入了市区最豪华的酒店。和我们之前预计的略有不同,酒店有吸烟房但是并不提供各种明火。我去酒店附近买了一个火机,居然在美美百货的华致酒行门店看到我喜欢的拉弗格苏格兰威士忌,虽然一瓶售价668元,要比我在京东上面买的贵一倍,但是想想可以喝到自己喜欢的威士忌也只好默认了。

第二天的出发行程拍的很满,浩浩荡荡的几十台车一路向西,由别克SUV家族——昂科拉、昂科威、昂科雷组成的车队出现在乌鲁木齐的街道上,引起了市民的侧目。我们大队人马向天山道的关卡要塞进发。这是2018别克“寰行中国”的第四程,也是翻越天山踏上边陲天道的首发站。小时候看到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应该是我们对新疆冰川最早的记忆,显然一路上的道路颠簸而艰险并没有在浪漫的故事里面显现出来。崎岖山路显峥嵘,也越显昂科雷的操作灵活与皮实。一面是荒岭童山,一面是陡峭的悬崖峭壁,远远望去河水清澈透明,不远处的煤电厂正在充裕的工作着。当我们抵达海拔四千多米的冰川的时候,我禁不住好奇当年的古兰丹姆和彪悍的阿米尔都还好吗?其实当时更多的感受源于高原反应的晕晕乎乎。当我从舒服的车里面下来的时候,望着远处的崇山峻岭,禁不住有些颤抖的感觉,冰冷的塞外以及阴霾的天空,都给予车队一种悲壮的气氛,这显然就是各种戍边诗词的创作源泉啊!

如果说比冰川更能让我感到难忘的事情,我必须要赞美伟大的川菜。因为下山之后的小镇居然可以吃到非常地道可口的川菜,这让我们都有吃惊。和众多美国西部电影一样,荒野中出现了村落,一溜儿的饭馆,加上一溜儿的大货车,当地居民在马路边上摆起了食品的摊子,巨大的馕堆在一起,水果和各种坚果让人感受到物产的丰富。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巨大的货车,源源不断的从对面的路上开过来,将煤炭等物资运出去将各种生活必需品运进来,总之在高速公路上看到的是一条繁忙的物流体系,车水马龙的情景让我感到肥沃的土地与富饶的资源,都是人们幸福生活的正常保证。

越过冰川的下一站是富饶的库尔勒,路边的高大石油钻井架告诉我来到了一个石油的城市,进入城市之后感到的是现代化文明。在各种高楼大厦的玻璃外墙折射出来的亮光处,我看到了1987年曾经住过的北京建国饭店的酒店品牌也在塞外边陲出现,著名的7天连锁酒店矗立在城市的中央,各种餐厅购物中心无不体现出当地生活方式的购买力。此地盛产辣椒,马路边上暴晒的辣椒,成了特别难忘的景观,因为我们在北方看到过太多晒麦子以及玉米的路面,这样红红的一大批,辣椒饱满的迎接着暴晒,尽管之后它们会干枯,不知道为什么我会想到在阳光暴晒下面干枯的墨西哥人的面孔,总之他们和辣椒一样都是热情的。虽然晚餐没有路边小镇的可口,但是好客的各种大盘让大家依旧产生西部生活的豪迈,看到酒店顶楼雪茄房里面保养的雪茄干裂到惨不忍睹,实在有些扫兴。最后坐在大堂里面打开在乌鲁木齐购买的拉弗格苏格兰威士忌与大家分享,居然没有产生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惆怅,反而一直聊着此地的历史沿革以及风土人情。如果今天可以在这广袤的国度看到如此白云朵朵的蓝天和怪石嶙峋的山脉,然后是各种旺盛的植物,我想也只有新疆了。怪不得汽车品牌做活动都喜欢来到新疆,所有和车元素有关的拍摄都可以出现,除了没有类似上海这种超级大城市的城市建筑物组成的天际线,但是这对于今天的电脑科技来讲,根本就不是问题。

带着拉弗格苏格兰威士忌的香气我迎来一个明媚阳光的早晨,夜晚饮酒的惆怅被猛烈的太阳照的无影无踪,我们要去的下一个城市就是我们很久以前背诵的戍边诗歌: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当浩浩荡荡的车队在另外一片山脉前经过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林则徐。他从广州走到这里,流放的道路真是十分的漫长啊!即将抵达的轮台县,据说是一个有着12万人口的大城市,因为它有1.5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这比起内环面积只有120平方公里的上海来说,应该是大得太多了。此地80%的人口是维吾尔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穿过山脉之后抵达的县城继续我们期待的新疆美食,餐厅的老板热情而好客,仔细一聊才知道他在上海开了十年的新疆餐厅,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还应该去过的。食物的差异性没有因为地域的广袤而产生太多的距离,我依旧可以吃到很好吃的羊肉串,尽管那个烤串的小伙子告诉我这个烤串的炉子花了餐厅十万元人民币,我依旧对于铜质的烤炉充满期待。好的羊肉串没有放太多的香料,这和我们常说的包子有肉不在褶上一个道理。我突然开始同情在大城市里面吃烧烤的年轻人,有人说很多大城市的烧烤摊子都是羊油浸泡着鸭肉然后多放孜然和辣椒。各种离原产地久远的菜式都会变得不伦不类,就好像我们吃到不是那么辣的川菜一样。幸好新疆大部分地方都可以吃到地道的川菜,这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地方。晚上继续是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这样的痛饮,没有想到这次活动里面那么多人喜欢喝威士忌,以至于我开始怀疑他们是洋酒公司赞助的吗?北京来的经销商朋友们居然带了一箱麦卡伦!有的时候你会觉得这种巧遇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车队几十号人,其实大家到了目的地并没有太多的交流,但是因为看到我们在大堂里面喝威士忌就端出自己的酒,于是又是一个愉快的夜晚。我们聊到了白天看到的胡杨林,巨大的森林公园向我们展示干燥的力量如何摧毁各种绿色,但是植物的蓄水能力又向我们展示生命力的顽强。想起之前各种关于胡杨林与知识分子的报告文学,我竟然想起了那部久远的电影《牧马人》,虽然不是讲此地的胡杨林,但是那种坦荡胸怀的人格魅力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形象。

轮台一夜之后的清晨是寒冷的,在停车场我看到沪牌的悍马,一车人意气风发出发了,看来全国自驾游的人还是很多的。在清晨看着戈壁上的钻井架会有种空旷的感觉,想起之前看过邱华栋的小说,作为新疆长大的作家,他会在夜晚城市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想起骏马在马路上奔腾的场面。很少看到骏马的我,脑海里面只会浮现出日本电影《追捕》中杜丘和真优美骑着一匹马在城市的街道里面奔腾的场景。看来在城市生活久了,对于空旷视野的适应还是很困难的。

即将穿越的高速公路据说是牺牲了148名战士的生命花了十年的时间修成的,也是我第一次感受一年四季的变化发生在一条高速公路上。汽车在高速的行驶,转弯处的驱动带着强劲的动力,山上的怪石依旧没有什么表情。施工队在路上搭建新的铁塔,估计是电力线路的建设队伍,他们穿着与其他城市见到的施工队无异。行驶的山中看到漠然面对车队的路人站在山中道路的旁边,我很好奇他们的平时生活内容,这就是不同的生活以及不同的想法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山脚下开始出现脏脏的蒙古包和晒得黢黑的牧民,马儿在一大片草原上奔跑,我们越过高山之后见到的草原就是一种田园牧歌的情调。一定要有人,这个世界也就是因为有了人之后才变得更加有趣。只要有了人,再荒凉的地方也会慢慢变得生机盎然,看着阳光下的草原,我居然想到了在苏格兰见过的草原,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还会在草地上堆起一些草球,那些草球和羊群以及牧羊童都是另外的一种风格。终于来到了哈萨克族的小镇那拉提,刚刚的零下一度已经变成了零上十九度,郁郁葱葱的杨树长在马路两边,马路上的羊群和马群毫无顾忌的边走边拉,汽车小心翼翼的跟在后面,风从树林里面吹了过来,那种风的声音好像很久没有听到了。

到了草原我们都要去骑马,想起在公路上驾驶摩托车的往事,我觉得还是试试在草原上开一次电驴子吧!草原看上去的绿色都有流下摩托车驾驶的轮印,显然摩托的速度要比马快很多。有的时候觉得旅行最难忘的就是风景和吃饭,我们可以在阳光下拍照,然后在月亮出现的时候开饭。这次是在巨大的蒙古包里面吃饭,看着犹如飞机机库一样巨大的蒙古包,我知道各种载歌载舞的传说还是可以让我们遇到的。当我们大队人马进入一个蒙古包进餐的时候,哈萨克族演员的演出让我感觉回到内地某个歌舞晚会一样的重复,我们的生活习惯更加适应一个预设好的娱乐模式,尽管来之前我们还有很多的期待。无论如何是无法遇到原生态的娱乐活动,即便真有这样的机会,我相信旅游景点附近的机会也是一种大家可以接受的商业机会。这就是我们在旅游的时候遇到的尴尬:真的情况你未必可以接受,但是你可以接受的又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你的时间那么有限,于是只有浮光掠影的看到大家都会看到的载歌载舞。但是唯一让游客难忘的应该是站在天鹅湖的山上看到的九曲十八弯在太阳落山时候的迷人景色。

多年之后我估计我还会再走一次这样的道路,希望在过去的人生一瞬,记忆并没有如落英一样的飘落,而是在我们启程的时候,愿我们的道路漫长,充满了奇迹和充满了发现。我想这就是“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的美好寓意吧!